黄历,又称老黄历、皇历,是一种能同时显示公历、农历和干支历等多套历法,并附加大量与趋吉避凶相关的规则和内容的历书,它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,在中国民间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,人们常依据其来安排日常活动、选择吉日良辰等,以下是关于黄历查询的详细阐述:
基本构成要素
- 日期信息:明确标注了当年的公历日期以及对应的农历日期,让人们可以清晰地知晓不同历法体系下的时间节点对应关系,例如某天既是公历的X月X日,又是农历的几月初几,这有助于人们在使用习惯不同的场合下准确定位时间。
- 干支纪年、月、日、时:采用天干(甲、乙、丙、丁、戊、己、庚、辛、壬、癸)和地支(子、丑、寅、卯、辰、巳、午、未、申、酉、戌、亥)组合来记录年月日时,如甲子年、乙丑月、丙寅日、丁卯时等,干支系统有着独特的循环规律,每六十年一轮回(称为一个花甲子),在传统命理学等诸多领域都具有重要意义,被认为与天地气场变化相关联。
- 生肖属相:依据十二地支与十二种动物相配的原理确定每年的生肖,比如子鼠、丑牛、寅虎……亥猪依次循环,生肖文化深入人心,很多人会关注自己及家人所属生肖年份的相关运势特点,也常用于人际交往中的趣味话题或个人身份标识的一部分。
- 二十四节气与七十二候:精准反映了季节变迁、气候变化以及物候现象,二十四节气将一年划分为不同阶段,像立春表示春季开始,雨水意味着降水增多;七十二候则进一步细化了每个节气内自然界生物的活动规律,如“桃始华”“仓庚鸣”等描述特定时节动植物的状态变化,对农业生产、养生保健等方面具有重要指导作用。
宜忌事项
- 宜做之事:涵盖范围广泛,包括嫁娶、纳采(订婚)、订盟、祭祀、祈福、求嗣(祈求后代)、开光(为神像等举行仪式赋予灵性)、出行、移徙(搬家)、入宅(搬入新居)、安床、动土(破土建房等)、上梁(房屋建造中的重要环节)、竖柱(搭建建筑框架)、盖屋、起基(奠定基础)、安门(安装门户)、修造(修缮建造工程)、造桥、开市(开业经商)、交易、立券(签订契约)、纳财(获取钱财)、栽种、牧养、纳畜、破屋(拆除旧屋)、拆卸、求医、治病等,这些被认为是在该日适宜进行且可能带来好运或顺利结果的活动,若当日标注宜嫁娶,新人便会倾向于选择这天举办婚礼,期望婚姻美满幸福;宜开市的日子,商家往往更愿意选此日开店营业,盼生意兴隆。
- 忌做之事:与之相反,列出了一些不宜从事的活动,如诸事不宜(整体运势不佳,任何事情都应谨慎为之)、伐木(砍伐树木)、作灶(砌灶台)、安葬(埋葬逝者)、行丧(举办丧事相关仪式)、词讼(打官司)、赴任(上任就职)、经络(针刺经络治疗疾病)、针灸、掘井等,人们通常会避免在忌日开展相应事务,以免遭遇不顺或灾祸,比如忌安葬日一般不会安排下葬事宜,以防对先人不敬且影响家族运势。

吉凶神煞
- 吉神:诸如天德、月德、三合、六合、天喜、天赦等,它们被视为能够带来吉祥如意、福泽深厚的神灵力量象征,当天有吉神临位时,被认为做事容易成功,可得贵人相助,环境氛围也会比较和谐有利,例如天德星出现的日子,人们感觉心情舒畅,人际关系融洽,适合开展重要事务或社交活动。
- 凶煞:像劫煞、灾煞、岁破、大耗、勾绞等,这类神煞代表着不利因素和潜在风险,可能会引发意外事故、口舌是非、财务损失等情况,若遇凶煞当值之日,民众行事会更加小心谨慎,尽量规避高风险行为,比如岁破日被认为是犯太岁的极端情况之一,诸事皆需格外留意,避免重大决策失误。
冲煞关系
主要是指某日的地支与特定生肖产生冲突的情况,比如子日冲马,即当日地支为子水,与午马相冲,这意味着属马的人在这一天可能会面临一些波动或挑战,做事相对